高浓减水剂对于水化热的影响
2017-04-28 来自: 青州诚谊建材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:730
水泥中的可溶性碱通常以Na2O当量表示,它主要来源于生产水泥的粘土及混合材中,适量的可溶性碱利于水泥水化,利于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。试验证明,水泥混凝流动性随着碱含量的增加而加强;但是到达定量,水泥会水化,水泥浆流动性大幅度下降。掺入高浓减水剂后塑化成效也减低。或水剂用于商品混凝土及泵送混凝上施工坍落度经时损失率增加。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一般认为,水泥中的碱对铝酸三钙的溶出产生了推进作用,此时水泥在凋凝剂CaSO4参与下很快形成了AFt晶体,并包裹在C3A表面,抑仄了C3A自接水化形成铝酸钙,改良了水泥浆的流动性。但是如果水泥中碱含量过高,由于初始就有大量AFt晶体形成,反而使流动度下降,外加剂用于上述水泥适娄性会减低。主要表现在减水率不够,塑化成效差,坍落度经时损失率高。这主要是低浓减水剂所含CaSO4是在合成中和时产生,水溶性好,在水泥中石膏尚未溶解时就大量溶于水中,当较高的碱加快C3A溶出时,因水中已有大量SO3存在,与C3A反应,形成AFt,从而阻止了因形成铝酸钙而导致的流动性下降,并减小了坍落度损失。不难看出,硫酸钠含量高的减水剂能适娄高碱水泥。许多木质素类减水剂pH值较低,如与柠檬酸等酸性缓凝剂合用对高碱水泥难适娄。主要是酸性外加剂掺入高碱水泥后,会产生酸碱中和放热反应,温度上升,不但促使水泥水化,大量水化热放还会产生恶性循环,所配制的混凝土不但流动性差,坍落度很可能在短时间内消失。但如果采用其它碱性缓凝剂则可避免上述现象的产生。